2024自考02114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2)

发布日期:2023-11-10 14:56:44 编辑整理:福建省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2024自考02114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2)


1.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或日内瓦学派。

2.皮亚杰毕生研究的方向——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他于1955年创建了日内瓦大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人们将他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称作发生认识论。

3.发生认识论同第一道简答题

4.格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5.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做同化。

6.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7.平衡过程: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

8.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容、机能和结构三种属性。

9.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10.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做客体永存。

11.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12.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13.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

14.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开始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

15.里比多:人与生俱来就有性本能,性本能携带着数量一定的心理能量——里比多,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性本能是一切行为最根本的动力。

16.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

17.本我:储藏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叫做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

18.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

19.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则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0.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最近发展区比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心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21.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22.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23.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观察学习。

24.内化: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转化为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了,这个过程就是内化过程。

25.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生物成熟因素;动作及动作相伴随的经验;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先天的平衡过程;

简答与论述题

1、如何理解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答:(1)发生认识论是研究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间和空间、集合、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的理论,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论中的问题,所以称之为发生认识论。

(2)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容、机能和结构三种属性。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渐融合的过程。

(3)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种:生物成熟因素、动作及与动作相伴随的经验、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先天的平衡过程。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他认为,儿童智力来源于动作,这是智力活动的本质,体现了皮亚杰对儿童在认知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另外,他通过守恒概念的发展揭示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是创造性贡献。

2、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1)感觉运动阶段0-2岁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理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

(2)前运算阶段2-6、7岁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既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感情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衡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3、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答:(1)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2)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他不能区分自身与外界,他完全生活在此时此得的世界中。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皮亚杰将儿童思维上的这种发展称为去自我中心。

(3)在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在三山实验之类的任务中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缺乏认识,在语言交流时常常自说自话。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进一步去自我中心化,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即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自我中心是儿童认知发展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局限性。

4、试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答: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包括经典学习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相同点:这三种观点都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的。

(2)不同点

经典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

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则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的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结果是儿童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或抑制自己的行为。

5、试比较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答:(1)相同点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人格的作用。

(2)不同点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会进入无意识,在无意识中继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提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根据力比多在不同时期投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艾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理性自我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以自我的理性调节作用为核心,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并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艾里克森认为,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危机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解决,个体相应就形成积极人格成分;心理发展的动力不仅仅在于生物成熟因素,社会的期望也是成长的动力,心理发展不是停止在青春期,而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6、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答:(1)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就是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来研究认识中的基本问题,所以称为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他认为,儿童智力来源于动作,这是智力活动的本质。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心理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起来的。

经典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人的认知在行为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7、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答:(1)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对事物的反映方式是间接的,儿童必须首选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可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工具包括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掌握了控制外部世界的手段,掌握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手段,由此,被动的不成熟的低级心理机能就逐渐转化为主动的随意的高级心理机能。

(2)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转化为自己内部心理结构了,这个过程就是内化过程。


2024自考02114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2)(图1)

本文标签:福建自考 教育类 2024自考02114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fujianzikao.com

本文地址:http://www.fujianzikao.com/jyl197/39521.html

《福建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福建自考便捷服务